7、师德要求融入学校管理和考核

作者:新城路小学     更新时间:2018-03-06 09:07    

20172018继续沿用以下文件和方案

新成路小学教工和谐奖发放细则

一、            不对本校学生进行有偿家教。一经举报查实,扣除本学期和谐奖。

二、            无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现象。一经举报查实,扣除本学期和谐奖。

三、            不向家长索要财物,不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一经举报查实,扣除本学期和谐奖。

四、触及国家法律,涉及黄、赌、毒等违法行为,损害学校形象。一经举报查实,上级部门处理,扣除本学期和谐奖,且年度考核评定不合格。

五、违反上述条例,教工本年度不能参加各项先进评选。

六、合格者每学期发放500元。

 

 

                                           新成路小学

                                      20141230

 

 

 

新成路小学班主任工作考核方案

一、考核目的

为优化班主任队伍,充分发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主导作用,调动班主任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为班主任聘任、及考核等提供依据,特制定如下考核方案。

二、考核办法

1、班主任工作由三部分人员进行考核,即班主任自评、年级组长评、德育领导小组评。

2、考核内容由德育领导小组根据学期工作要求,从每月常规工作、学期工作、特色工作等方面进行考核。(本方案中考核内容会因学期要求不同略有调整)

3、考核分值构成为:班主任自评分占总分30%、年级组长评分占总分20%、德育领导小组评分占50%。

4、考核每学期进行一次,设优秀、良好、合格三档。

5、考核结果报学校校务会审核通过。

三、考核结果运用

1、作为班主任绩效奖励、学校聘用班主任及各类优秀、先进评选的依据。

2、在学期中出现严重失职、违规现象的班主任不属于奖励范围,并由德育处提请校务会给予批评教育和扣发津贴等处理。

四、考核内容

(一)德育领导小组评价部分(总分100分,每个项目10分)

1、班主任手册

每个项目都有记录:内容翔实,记载细致(家校联系、学生个别教育记录、偶发事件记录等有时间、事件描述)。有特色适当加分。

2、出勤和专时专用

不迟到早退,履行请假手续,病、事假时间不多于一个月。德育教育专用时间不自行挪作他用。

3、流动红旗

以学校行为规范评比为依据,每周颁发一次流动红旗,根据班级获得流动红旗次数进行统计。

4、主题班队会和资料累积

主题班队会有备课、有准备,学生参与度高,效果良好,记录完整,资料齐全。

5、卫生防疫工作

配合学校开展疾病防控工作,坚持晨午检和零报告制度,并做好相关记录。参考卫生室数据统计。

6、少先队工作

少先队组织健全,定期进行队干部培训,开展快乐中队创建,雏鹰争章活动,认真参加三操两活动,小队优化组建,小辅导员到友谊班开展活动。

7、黑板报评比

德育处每个学期组织主题黑板报的评比,对工作突出的班级进行表扬。

8、学生成长手册记录

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撰写有个性化的评语,忌泛泛而谈、网上摘抄。

9、学校大型活动参与率

由艺术、科技辅导员等参与评价。包括科技节、艺术节、运动会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发动面广,获得名次较多。

10、红领巾广播、十分钟队会

由队干部统计,各班每两周开展一次红领巾广播和十分钟队会。广播资料质量好、效果佳;十分钟队会保证开展率,有活动记录册,活动过程体现少先队员的自主性。

注:被评为区级班级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分别加5分和3分。

(二)班主任自评部分(总分100分)

1、  每学期按照规定篇目上交班主任随笔,。(10)

2、  每学期学生志愿者服务有计划、有记录,不少于6次。(5)

3、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安全意识,及时有效地处理偶发事件,无课间伤害事故和学校财产破坏。(10)

4、  积极撰写德育方面的征文或论文,能代表学校参加比赛或者文章选送。(5)

5、  主动担任学校及学校以上级别德育课题的研究。(5)。

6、  指导学生市区级有关比赛或者担任市区级有关比赛任务。(10)

7、  积极参与学校德育研讨中的活动,班级获奖或者本人获奖。(15)

8、  针对违纪学生、特殊学生开展帮教和心理疏导有成效。(10)

9、  班风学风建设有方法,见成效。(10)

10、 班级特色工作主要是班主任在倡导班级文化、塑造良好班集体形象的一些做法,由班主任自行填写并加以说明。(20)

(三)年级组长评价部分(100分)

1、开展温馨教室布置,班级文化建设工作有思路、有行动,注重资料积累。(10)

2、每月召开班干部会议,经常与小干部谈心,在工作中锻炼班干部,班级班委有3个以上的得力干将,在学校有知名度。(10)

3、教育行为偏差生有方法、有能力,效果良好;班级学生中无新出现学生逃夜等违纪现象。(20)

4、班风正气,学风良好,科任老师评价较好。(20)

5、能顾全大局,协作科任老师一起为提高班级学业水平而努力,同事关系和谐。(20)

6、具有与学生家长沟通协调能力,能正确处理学校工作和家庭教育的关系,团结家长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0)

五、有下列行为之一者视为班主任考核"不合格”等次。

1、班级学生在校内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班主任有严重失职现象的。

2、所带班级有新犯罪率的。

3、有严重违规、违反师德行为的,例如体罚学生造成不良影响、为学生代购学习材料等。

 

附件一(7

 新成路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课程定位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由学生自愿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课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它对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设置依据

   1、政策依据,国家教育部《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的课程方案》是我们目前开设校本课程的主要依据。

   2、我校的办学宗旨: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

   3、学生需求的评估:我校通过学生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学生的需求,结果发现,我校学生的在学校学习生活需求方面主要集中在这样几方面:快乐的学习、健康的体魄、全面的素质,学生对学校开设校本课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需求,最大程度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也需要通过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来保障。

    4、评估学校的课程资源。我校各种专业教室齐全,校园环境优美,武术和乒乓是嘉定区特色项目和布点学校,舞蹈对是嘉定区艺术分团,配有专职老师进行指导。宽带网的建设,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广阔的信息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指导思想

    促使学生个性潜能的充分发挥,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以促进学生全面的、主动的、有个性地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利用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使学校形成办学特色。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评价体系。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程改革方针,落实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为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实行开放性的办学模式,丰富和发展学校办学的内涵,以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让个体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均衡地发展,提高学生素质,提升公民素质,陶冶人的情操,培养有较强适应力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实行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发展目标,推动课程研究、管理和开发队伍的建设,提高学校管理和开发课程的能力为总体目标。

学生方面:

    1.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尤其是艺术方面)素养和能力,让每个孩子都学有所长,努力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

    2.通过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激发学生对传统文的热爱之情。

    3.通过趣味体育活动的开设,塑造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健康的体魄,丰富孩子们的人生,使他们健康快乐地生活。

4.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5、通过学校一月一次的主题文化节实践活动,给学生搭设一个彰显个人特长和才干的舞台,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使他们学会交往与合作,激发热爱学校生活的情感,不断提升生命品位,感受自我价值。

6、通过基础性学科的拓展,使学生除了获取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能拓宽知识面,增加文化积淀,感受人文情怀。

 

教师方面:

    1、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拓展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转变教学行为,增强课程意识;

    2、提高科研能力、科学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学校方面:

    1.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互整合与补充,以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弹性与多样性;

    2、培养个性张扬的多元化人才;

五.校本课程的开发原则

    1、需要与实效相整合的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以国家课程管理政策、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为依据,同时要满足学生的需要,既要遵循课程开发规律,又要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

    2.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应增强课程对社区、学校、学生的适应性,同时还应使校本课程的开发逐步实现内容的综合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综合性与多样性相统一,有利于培养教师和学生选择、创新的权利。

    3、自主与自愿相结合原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多给学生想象、创造空间,尊重学生的意愿,自选组别,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4、灵活性与开放性相结合原则:教学内容、方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灵活地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体现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差异性。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六、课程结构与内容

 

blob.png



 

2、教学形式

    日常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外资源利用相结合;竞赛与展示相结合。

七、组织形式与管理体制

 1.构建校本课程三级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是建立各项工作顺利实施的保障。“校本课程”在学校中主体地位的确定和完善也需要相应的制度保障。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初步建立了校本课程的管理网络即:校领导管理,教导处管理,学科组管理。

 2、学校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全体教师参与课程开发。

 3、加强培训,统一认识,明确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对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有所创新、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予以表彰。

 4、加大经费投入,为校本课程实施提供必备的物质条件。

八、课程实施步骤与操作流程

(一)校本课程审核小组

组长     校长

组员     书记    副校长   教导主任   具体负责人   拓展探究组长

(二)实施部门:教导处    

(三)流程:

申报——课程审核小组评审(通过后)——编写讲义——实施——评价

1、填写申报表交主管领导;

2、学校课程审核小组评审;

3、实施者编写讲义方可实施。

4、校本课程评价分两段进行:(1)讲义编写质量评价;(2)实施过程和成果评价;

(四)校本课程开发奖励方案

校本课程分两级管理:

1、校级校本课程(招生范围是全校招生)

2、年级校本课程(招生范围是年级组内)

课程发放费用分配如下:(校级)

每一门课程单独核算。每门课程发放费用分三部分计算,课程费用每学期期末发放。

编写讲义

优秀:200元

评价:按记录本要求,认真填写;授课计划合理,内容完整,过程具体。

合格:100元

评价:按记录本要求,填写完整。

备注:教师编写的讲义若能被学校选用,出书成册,学校将一次性奖励教师2000元。

实施过程

 

校级:31元/课时

根据讲义计划,授课内容,有序组织教学

年级:31元/课时

辅助:16元/课时

辅助外聘(外教)教师完成教学内容。

备注

1、辅助外教的相关老师,全程参与教学活动,协助外教维护学生纪律,正常有序开展各项活动;外教有事请假期间,主动担当起组织者与教学者。

2、辅助体育活动和兴趣活动的老师,全程参与,协助外聘教师维护学生纪律,正常有序开展各项活动;外聘老师有事请假期间,主动担当起组织者与教学者。

成果评定

特等:500元

常规检查与学生反馈的综合评价优秀,并参加区级及以上展示活动。

★一等:300元

常规检查与学生反馈的综合评价优秀

★二等:250元

常规检查与学生反馈的综合评价良好

★三等:200元

常规检查与学生反馈的综合评价合格

备注:

1、由以上三个部分产生每学期校本课程(辅助课程)费用,由教导处统计。

2、每门课程的招生数应不少于15人;人数超出35名的,每学期奖励100元。

3、体育项目管理人员,配合教练做好招生工作,常规训练,赛事组织,与家长沟通等工作,项目管理费每学期期末一次性发放400元。校本课程管理不参与讲义评定和成果评定。

4、此“考核细则”自教代会通过日的当月启动;学校原有方案若涉及上述内容的,以调整后的新细则为准;本细则未尽事宜,解释权属新成路小学校长室。

2015年1月

 

九、构建评价体系

1、对教师的课程实施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定,包括:教学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评价,评价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同时重视学生、教师同行的评价,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方法有教导处每周检查、随堂听课、方案(讲义)评比、学生评价等。

2、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评价。建立教师业务考核制度,采用过程性评价:(1)教导处每周检查;(2)期末教学展示。

3、对学生成长的评价。评价时,我们特别注重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关注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学习过程,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的方法除了观察、调查、考查学习知识、成果展示等外,我们还建立了学生兴趣特长发展的成长记录卡。

    十、完善校本课程的信息支持

    构建良好的校内沟通模式;做好学校设施及空间调配工作。开设学校网站,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

                                                   2016年2月

 

 


沪ICP备11021021号-4  |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15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