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教学质量监控管理保障措施

作者:新城路小学     更新时间:2018-03-06 09:33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绩效方案

一、       目的

    贯彻落实市教委关于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精神以及关于落实绩效工资分配方案要求,保障按劳取酬、按绩取酬,激励广大教职工投身改革的积极性。

二、       具体实施

(一)    关于等第制评价

校级

    以班级为单位计算,基础奖每班300元。优良率和合格率分模块计算后累计。

    1、关于优良率:每个模块以AB等第之和占比作为优良率,优良率考核分为三档:高于年级平均优良率3%及以上,奖励60元,在年级平均优良率上3%---0(包括0)间奖励40元,在年级平均优良率以下0---3%(包括1%)奖励20元。

    2、关于合格率:每个模块以ABC等第之和占比作为合格率,合格率考核分为三档:高于年级平均合格率3%及以上,奖励60元,在年级平均合格率上3%---0(包括0)间奖励40元,在年级平均合格率以下0---3%(包括1%)奖励20元。以每个模块计算,一、二年级合格率达到100%或中高年级合格率达到95%及以上,奖励60元。

    3、关于进步奖(自我比较)):每个模块在同年级中与上一次相比所处名次每提升一个名次奖励60元。

区级

    分学科组团队奖励,凡参加区质量调研,以区公布数据为准,以下两项累加:一是参与区调研基础奖800元每人;二是根据区公布考核数据进行奖励,百分等级在区75%及以上奖励 2000元,在区74%——55%奖励 1000元。

(二)    关于绿色指标网上测评

    根据公布指标测定,以年级组语数英团队奖励。(以每人计算)指标在区平均及以上每项奖励50元,依次累加。

 

 

 

 

 

 

新成路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课程定位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由学生自愿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课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它对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设置依据

   1、政策依据,国家教育部《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的课程方案》是我们目前开设校本课程的主要依据。

   2、我校的办学宗旨: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

   3、学生需求的评估:我校通过学生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学生的需求,结果发现,我校学生的在学校学习生活需求方面主要集中在这样几方面:快乐的学习、健康的体魄、全面的素质,学生对学校开设校本课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需求,最大程度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也需要通过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来保障。

    4、评估学校的课程资源。我校各种专业教室齐全,校园环境优美,武术和乒乓是嘉定区特色项目和布点学校,舞蹈对是嘉定区艺术分团,配有专职老师进行指导。宽带网的建设,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广阔的信息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指导思想

    促使学生个性潜能的充分发挥,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以促进学生全面的、主动的、有个性地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利用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使学校形成办学特色。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评价体系。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程改革方针,落实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为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实行开放性的办学模式,丰富和发展学校办学的内涵,以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让个体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均衡地发展,提高学生素质,提升公民素质,陶冶人的情操,培养有较强适应力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实行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发展目标,推动课程研究、管理和开发队伍的建设,提高学校管理和开发课程的能力为总体目标。

学生方面:

    1.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尤其是艺术方面)素养和能力,让每个孩子都学有所长,努力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

    2.通过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激发学生对传统文的热爱之情。

    3.通过趣味体育活动的开设,塑造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健康的体魄,丰富孩子们的人生,使他们健康快乐地生活。

4.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5、通过学校一月一次的主题文化节实践活动,给学生搭设一个彰显个人特长和才干的舞台,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使他们学会交往与合作,激发热爱学校生活的情感,不断提升生命品位,感受自我价值。

6、通过基础性学科的拓展,使学生除了获取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能拓宽知识面,增加文化积淀,感受人文情怀。

 

教师方面:

    1、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拓展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转变教学行为,增强课程意识;

    2、提高科研能力、科学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学校方面:

    1.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互整合与补充,以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弹性与多样性;

    2、培养个性张扬的多元化人才;

五.校本课程的开发原则

    1、需要与实效相整合的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以国家课程管理政策、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为依据,同时要满足学生的需要,既要遵循课程开发规律,又要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

    2.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应增强课程对社区、学校、学生的适应性,同时还应使校本课程的开发逐步实现内容的综合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综合性与多样性相统一,有利于培养教师和学生选择、创新的权利。

    3、自主与自愿相结合原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多给学生想象、创造空间,尊重学生的意愿,自选组别,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4、灵活性与开放性相结合原则:教学内容、方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灵活地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体现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差异性。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blob.png

2、教学形式

    日常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外资源利用相结合;竞赛与展示相结合。

七、组织形式与管理体制

 1.构建校本课程三级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是建立各项工作顺利实施的保障。“校本课程”在学校中主体地位的确定和完善也需要相应的制度保障。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初步建立了校本课程的管理网络即:校领导管理,教导处管理,学科组管理。

 2、学校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全体教师参与课程开发。

 3、加强培训,统一认识,明确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对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有所创新、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予以表彰。

 4、加大经费投入,为校本课程实施提供必备的物质条件。

八、课程实施步骤与操作流程

(一)校本课程审核小组

组长     校长

组员     书记    副校长   教导主任   具体负责人   拓展探究组长

(二)实施部门:教导处   

(三)流程:

申报——课程审核小组评审(通过后)——编写讲义——实施——评价

1、填写申报表交主管领导;

2、学校课程审核小组评审;

3、实施者编写讲义方可实施。

4、校本课程评价分两段进行:(1)讲义编写质量评价;(2)实施过程和成果评价;

(四)校本课程开发奖励方案

校本课程分两级管理:

1、校级校本课程(招生范围是全校招生)

2、年级校本课程(招生范围是年级组内)

课程发放费用分配如下:(校级)

每一门课程单独核算。每门课程发放费用分三部分计算,课程费用每学期期末发放。

编写讲义

优秀:200元

评价:按记录本要求,认真填写;授课计划合理,内容完整,过程具体。

合格:100元

评价:按记录本要求,填写完整。

备注:教师编写的讲义若能被学校选用,出书成册,学校将一次性奖励教师2000元。

实施过程

 

校级:42.4元/课时

根据讲义计划,授课内容,有序组织教学

年级:42.4元/课时

辅助:21.2元/课时

辅助外聘(外教)教师完成教学内容。

备注

1、辅助外教的相关老师,全程参与教学活动,协助外教维护学生纪律,正常有序开展各项活动;外教有事请假期间,主动担当起组织者与教学者。

2、辅助体育活动和兴趣活动的老师,全程参与,协助外聘教师维护学生纪律,正常有序开展各项活动;外聘老师有事请假期间,主动担当起组织者与教学者。

成果评定

特等:500元

常规检查与学生反馈的综合评价优秀,并参加区级及以上展示活动。

★一等:300元

常规检查与学生反馈的综合评价优秀

★二等:250元

常规检查与学生反馈的综合评价良好

★三等:200元

常规检查与学生反馈的综合评价合格

备注:

1、由以上三个部分产生每学期校本课程(辅助课程)费用,由教导处统计。

2、每门课程的招生数应不少于15人;人数超出35名的,每学期奖励100元。

3、体育项目管理人员,配合教练做好招生工作,常规训练,赛事组织,与家长沟通等工作,项目管理费每学期期末一次性发放400元。校本课程管理不参与讲义评定和成果评定。

4、此“考核细则”自教代会通过日的当月启动;学校原有方案若涉及上述内容的,以调整后的新细则为准;本细则未尽事宜,解释权属新成路小学校长室。

2015年1月






 

九、构建评价体系

1、对教师的课程实施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定,包括:教学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评价,评价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同时重视学生、教师同行的评价,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方法有教导处每周检查、随堂听课、方案(讲义)评比、学生评价等。

2、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评价。建立教师业务考核制度,采用过程性评价:(1)教导处每周检查;(2)期末教学展示。

3、对学生成长的评价。评价时,我们特别注重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关注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学习过程,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的方法除了观察、调查、考查学习知识、成果展示等外,我们还建立了学生兴趣特长发展的成长记录卡。

    十、完善校本课程的信息支持

    构建良好的校内沟通模式;做好学校设施及空间调配工作。开设学校网站,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


沪ICP备11021021号-4  |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15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