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成路小学十三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

作者:新城路小学     更新时间:2018-12-04 08:07    

嘉定区新成路小学五年发展规划

2016年-------2020年)

序言:灵性教育,让师生的生命交相辉映

学校已走过15年的历程,办学质量逐步提升。面对当前发展的形势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要求,学校紧紧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嘉定区2015—2020年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精神,坚持依法办学,坚持创新发展,以人为本,把“为了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核心理念,关心所有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推进学校进一步发展,经酝酿和讨论,形成了本规划。我们希望本规划能体现如下思想:

1、规划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的规划,应体现广泛参与性,应该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2、规划是整个学校的核心,应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

3、规划应促进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实现学校发展、教师和学生的全体成功。

4、规划应是有效的,其有效性主要表现在:(1)对学校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2)对未来的前瞻性;(3)对环境的适应性和敏感性(4)基于事实和数据;(5)基于问题解决;(6)可操作性。

5、为使规划真正发挥促进发展的效用,学校聘请教育专家任规划顾问,并充当阶段性的外部评审者;学校内部建立规划管理机制。

本规划由校务会讨论并起草,于2016年3月24日经教代会讨论通过。

一、现状分析

(一)办学概况

上海市嘉定区新成路小学是一所2000年正式启用的五年制公建配套学校。目前学校有2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55名,平均班额为40.7人。其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329名,约占总人数的38.5%。有60名教职员工,其中专任教师50名,从职称来看,中学高级教师4名,小学高级教师29名,小学一级教师15名,见习期教师2名。教师队伍充满活力,4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54%,区级骨干教师3名,校级学科带头人1名,校级骨干教师5名。

有一支技艺精湛的校外辅导员队伍,涉及体育、艺术、科技、德育等领域。十二五期间,学校在文化建设和课程改革中取得良好成效,得到社会各界一致认可,学校是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摄影教学示范校、上海市体育传统布点项目校、上海市无烟学校、嘉定区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嘉定区行为规范示范校、多个项目或课程已成为区域特色项目。

(二)办学优势

1、拥有比较丰富的资源。

(1)学校设施齐全、校园环境优美: 学校占地面积21亩,建筑面积6282平方米,校内绿树成荫,环境幽雅,风格别致。近年来,学校硬件设施逐年得到改善。现有普通教室21个,唱游室、舞蹈房、美术室、电脑房、多功能教室、图书室、自然教室、生劳教室、科技活动室、心理活动室、少先队队室、资源教室和体操房等共计13间专用教室及小型的篮球场和200米环型塑胶体育场地,教学以及辅助用房面积为2886平方米,尤其是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学校设备更加完善,各个教室和专用教室内都装有多媒体教学设备,这一切设施设备使人置身与良好的环境氛围中,为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2)地理环境优越。学校地处嘉定城区东部的新成路街道,常住人口5.7万人,周边有先进与丰富的公共配套设施,嘉定体育场、嘉定体育中心、嘉定区政府、街道文化中心。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嘉定孔庙、嘉定秋霞圃、陆俨少美术馆等。嘉定民风淳厚,崇文重教,素有“教化嘉定”之称,所有这些为学生的课程学习提供丰富资源和良好的氛围。

20181204081053.png 

 

 

 

 

 

 


   2、集团化办学机制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契机。学校是嘉定区首个集团化办学的成员单位之一,身处教育改革的暴风眼,在政策机制、经费等方面得到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为学校转型发展提供强大的保障。

3学校的文化建设日渐成熟。一是发展思路日益明晰。以“灵性教育”为教育哲学,确立“让师生的生命交相辉映”的理念,已初步形成基于学校自身的理念话语系统,并初步形成学校文化、课程建设、教师发展、教学改革和管理保障等各要素间相互连结、自成一体的实践框架。二是通过项目改善校园文化建设,重视生活化教育,以“慧雅书童”项目为抓手,倡导“非功利、泛阅读”理念,改善校园生态,形成大教育的氛围。

4、学校管理创新为课程建设打开通道。一是提倡学校社区化学习,充分盘活人、财、物,建立多个课程实施基地,打破教学时空,引入人才资源,成为一切课程资源,为课程建设提供强大动力。二是多元化的人才资源为开放性的课程架构提供条件。社会人才资源、社区人才资源和校内师资相互融合的多元化结构为课程实施提供有力保障。目前学校师资结构合理、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对于国家课程有很强的课程执行力。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学校通过教师领衔、专家引领;专家领衔、教师管理;教师领衔等多种授课模式实施课程。

5学校特色学科发展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部分特色课程得到学生喜爱、家长和业界认可,目前学校是上海市摄影教学品牌学校、上海市体育布点传统项目学校、嘉定区弘扬民族文化传统项目(武术)基地学校,也培养一批有特色的学生。

(三)问题剖析

1学校经历15年的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如:生源的变化(校区划分的劣势)、身处改革的风暴眼(迎园教育集团试点)以及学校内部的运作机制与当前教育要求不匹配的问题等,需要找新的生长和突破点。

2、学校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提升。学生文化、教师文化、课程文化等各个要素还未得到有效整合。

3、学校课程管理能力需要提高。一是课程构建、统整、协调、实施、评价、反馈的管理流程需要进一步理顺以及为课程保障的各项措施需要进一步完善,尤其是评价滞后,还未真正建立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亟需在此方面获得突破。二是学校德育课程统整能力不够。还未形成级段目标下的序列化社会实践课程,学科德育的功能还有待于发挥更大作用。三是课程开发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校本化课程开发质量和数量上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选择和个性需求。

4、教师专业境界和专业能力还不能与当今教学改革的要求相适应,尤其是课程统整能力和以生为本高效课堂执行力还需提高。主要体现在:一是理念还未转变,侧重知识传授,轻能力提高的低效的教学方式还存在;二是侧重学科知识传授轻德育的思想依然存在;三是教师还不能认同或重视实践活动类教学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效教育途径,因此,学科拓展统整的意识和能力有待于提高。

二、目标定位

(一)学校教育哲学:灵性教育

学校结合多年的办学经验与传承,从构建具有“顽强、进取、合作、批判、成功”的“蔷薇文化”到提出“灵性教育”“让师生的生命交相辉映”这一核心办学理念,是结合当今教育发展趋势和对未来人才的要求,基于学校自身发展特点,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儿童立场,构架学校战略所作出的价值判断。

灵性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独特品质,是身、心、灵(身体、心智、精神)的统一体。人生来就蕴含着灵性种子,《大学》开篇第一句话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何谓“明德”?解释是“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以具众理而应万物者也”。这里说的“明德” “灵性种子”的内涵十分接近,就是发展人的灵性之端,使其茁壮生长,以至灵明洞开。同样,西方哲学家卢梭的“自然教育论”也阐述要通过顺应天性的方式发展“自然”赋予人的一切才能,从而培养人全面发展的而且不受任何压制的个性。2000年,达纳·佐哈与伊恩·马歇尔提出了真正尊重人的完整性的灵商理论,他们认为,人除了具有逻辑智力、情感智力还存在灵商,灵商使我们能够进行创造性的、富有洞察力的、制定规则和打破规则的转变性思维。灵性教育以发展人的灵性为基点,追求提升人的灵性及至至善,并按照灵性生长的逻辑开展教育实践,生发出本真的教育样态。推行儿童整体的学习,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共同体寻求学科之间、师生之间的关联,学习活动情境中诸因素间的动态平衡。我们力图通过顺应儿童“玩”的天性,着重以体育、艺术、文学、实践活动和感受大自然等手段激发儿童的灵感和悟性,使人具有蓬勃的生命活性、灵动的意识、健全的自我和充分敞开的灵明。

(二)办学理念

在灵性教育哲学思想引领下,未来五年,我校的办学理念是“让师生的生命交相辉映”。学校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和成长的地方;每个教师和学生都是有潜质的,他们的生命和个性应该得到尊重,他们成长的需求应该得到满足;教师和学生是在交往中学习的,因为学习,他们的个性潜能才能得到发挥,也才能绽放出夺目的生命光彩。

(三)办学目标

    让学校成为富有生命活性的学校。

(四)培养目标

学校将致力于培养“内透灵秀,外显灵气”的人。

这一培养目标具体阐释为:

既具有性情本真、头脑敏锐、品位典雅的内在品质,又具有身体健康、表达幽默、样态灵趣的外在气质,成为最好的自己。

三、重点项目与特色项目

重点项目:参与区基于品质提升的学校改进计划

目标:把学校打造成富有生命活性的学校

措施: 在灵性教育思想引领下,从文化、课程、课堂、教师和学生进行综合考量,一是从改善校园生态入手,打造灵性校园;二是从课程建设入手,构建灵趣课程;三是从课堂转型入手,打造灵动课堂;四是从教师队伍建设入手,成就灵秀教师;五是从管理理念转变和行为改进入手,成全灵气学生。

特色项目一:创设艺术人文空间,打造灵性校园

目标:1、建立非功利,泛阅读的理念,让阅读伴随师生的学习、生活,满足师生的个性化需求;2、营造艺术生活空间,成为区艺术特色学校。

措施:

    1、关注师生阅读生活。一是优化环境,营造读书氛围;二是利用信息媒体,拓宽阅读途径;三是泛阅读的全学科落实;四是成果展示交流平台延伸和拓展;五是评价激励机制的完善和发展。

    2、营造艺术生活空间。加强与艺术场馆、专业院团的有效结合,开展艺术家进校园、打造艺术场馆校园,拓展艺术教育新途径。构筑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美育课程体系,加强音乐、美术等学科师资的共通共融,提高教师以美育人的能力。一是迎园集团资源共享支持,在硬件上加大信息技术的整合,倒逼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二是艺术生活化为途径,建设艺术场馆式校园环境;三是加大课程建设和师生社团建设的支持,成就一批有特色的课程和社团。

特色项目二:构建“七巧板”课程,打造灵趣课程

目标:以课程为突破口,提升办学品质,有效达成育人目标。

措施:一是寻找切入点,确立以“玩”为载体,让孩子玩出灵性的课程理念;二是加强外部合作,挖掘资源对课程开发质量的支持,尤其是研发融合人文和科技特色的STEAM课程,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协调发展;三是参与区课程改进、课堂转型实验项目,实施以“课程—课堂—践行”为主线的教学改革;四是引入区新优质学校项目,构建灵性课程的校本化评价体系,尊重和肯定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发展。

四、实施纲要

条线工作(项目)

总目标

年度目标以及任务

时间

主要措施

达成标识

育工作

 

 

倡导富于“生活体验”的灵性德育,以“培养身心健康品行良好的现代公民”为目标,构建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和认知特点的学校育德体系

1、搭建灵性课程的框架,厘清育人目标下的育德课程框架以及分级段目标细化;

2、优化校内外育人生态环境。

2016

1、启动十三五《灵性之光》教师培训,提升教师育德能力;

2、“让孩子玩出灵性 ”七巧板课程规划构建,其中德育课程板块的统整;

3积极参与区提出的“教化之城·礼乐嘉定”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打造“爱嘉学子在行动”活动品牌;

4、依托地域优质社会资源,开展“爱赏嘉定·文化科技之旅”活动,不断提升中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积极参与区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加强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着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多层面、立体化的育人体系。

1、开发教师育德能力的校本课程《灵性教育N条》

2、学校课程规划出台

3、《教师 “九阳真经”》

4、《好孩子是这样炼成的》

5、区级重点课题《小学生立体生活德育的实践模式研究》成果汇报

1、实践和创生课程,有效达成育人目标的实现;

2、改变传统意义上的“说教”育德方式,探索以“玩”为途径的实践活动的学习方式,突出个性化发展;

3、营造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好的条件和保障。

4、重视传统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学习和交流,培养学生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意识和对多元文化的包容。

2017年—2018年

 

 

 

1、建立学校龙头课题,加强研究,以统整、融合的思想,以学科为载体,以“玩”的理念将知识、能力、情感发展和品德教育融合,探索七巧板课程课程的实践途路径、方式并创生课程;

2、落实迎园教育集团的《艺术人文实验室》项目,打造艺术场馆式的校园;

3、承担区慧雅书童项目,倡导“非功利、泛阅读”理念,打造书香校园;

4、加强与社会、家庭的合作,积极参与德育社会环境的建设和制度建设,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5、加强品牌项目的扶持,出“精”出“新”,重点支持一是区民族文化项目(武术);二是市级品牌“新成蔷薇杯”摄影创作活动。

6、加强医教结合,重视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关注特殊儿童的日常教育教学,完善学校硬件建设以及师资配备力量。

1、承办每年市级摄影展示活动

2、“书香校园”展示活动

3、学校灵性课程编制以及课程展示活动

4、《艺术人文实验室》项目的完工

 

 

 

 

 

 

 

 

 

1、着力构建学校德育的开放性氛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形成富于特色的德育实践范式,并有推广价值。

2019-2020

 

1、完善“让孩子玩出灵性”课程,培养特色学生;

2、形成在灵性教育引领下的德育品牌课程(项目),并向区域辐射;

3、利用信息媒介,创新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4、探索学生自主管理方式,促进少先队伍建设的健康发展;

5、重视班主任队伍以及教师育德能力的建设,加强人才培养。

1、承办区级德育特色研讨活动

2、完成《灵性之光》一书编写

3、培育两个以上德育精品课程

4、培养一名及以上班主任骨干

课程与教学改革

 

    

构建“体验、引悟”的灵趣课程,呈现“课前有期待、课中有满足、课后意犹未尽”的灵动课堂,以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为着力点,通过有效的课程学习,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

 

1、围绕育人目标的有效达成,制订学校程规划;

2、确立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以项目引领方式开展课程与教学改革;

3、丰富课程资源,严格规范课程与教学管理流程;

4、完善学校体育教育模式

2016

1、申报区域特色课程建设(学校七巧板课程的框架架构);

2、承担区“慧雅”阅读项目推进,重点在图书馆式校园生态的建设

3、围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完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

4、加强课程教学常规管理,保证课程的有效执行。

5、落实上海市布点传统项目工作要求,保持乒乓、武术、击剑、游泳项目的区域领先地位,并开发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体育课程。

1、出台“十三五”学校课程规划

2、参与区引擎计划

3、参与区“慧雅”书童疏通项目并成果展示

4、出台基于课程标准的校本指导手册

5、出台《玩出好身体》活动课指导手册

 

1、加强课程统整,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

2、推进课堂转型,改进教学策略,加强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提升教师课程执行能力;

3、倡导个性化学习,推行多形式的教学方式;

4、重点加强艺术、科技课程建设,提升学生科技素养;

5、引入资源,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2017-2019

1、参与区关于推进以“课程—课堂—践行”为主线的教学改革;

2、加强十三五《灵性之光》教师培训,提升教师课程教学执行能力;

3、创新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生态,引入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开展数字化网络环境下学习方式变革实验,开发互联网视野下的校本课程群,探索信息技术转变教与学的策略和方法;在在部分学科中积极探索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的途径,

4、引入IB课程的理念,培养国际视野,发展学生高阶思维和个性特长发展;

5、参与《艺术人文实验室项目》,着重于音乐、美术课堂教学改革;

6、引入资源,创建GSTEM课程群。

7、以学校龙头课题为引领,提升课程执行能力。

1、出台学生校本课程手册

2、七巧板课程教学成果展示

3、艺术实验室项目开放

4、GSTEM课程展示,并申报区科技品牌项目


2020

1、形成学校特色鲜明的七巧板课程群;

2、学校艺术实验室项目初见成效

3、梳理、培育一批精品课程。

1、形成两门以上课程作区域共享课程

2、艺术实验室对外展示

3、成为上海市书法特色校

4、成为嘉定区科技品牌学校


打造一支“博雅、睿智的灵秀教师,聚焦生涯和能力发展

1、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框架,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保障;

2理顺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种关系,不断完善制度。

2016

1、编制十三五师训规划;

2、拟定十三五校本培训方案

3、撰写教师个人发展规划。

1、启动《灵性之光》教师校本培训

2、完成教师个人发展规划

 

1、构建教师专业发展长效机制;

2、加强教师团队建设;

3、加强人才的梯队建设;

4、提升教师的专业境界和专业能力;

5增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改进教学方式。

2017年—2019年

1、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采用发展性教师评价,突出评价的诊断、激励与调控的功能;

2、充分借助外力资源用好人才柔性流动政策,加强人才梯队建设 ;

3、建立多个激励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以项目引领方式,助推学科(项目)团队建设;

5、以项目运作的方式,提升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的运用能力 。

1、编制《灵性之光》课程编制

2、至少有一至两个学科团队成为区先进团队

3、在两门以上学科产生区学科骨干教师


1、形成一支业务精良、作风正气、敬业负责的教师团队和乐于奉献、管理能力强的干部队伍;

2、在五年中,人人有发展,个人发展目标达成度高。

2020

1、对教师专业化发展计划实施作出评估;完成十三五期间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体系; 2、总结十二五期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经验,并加以推广;

3、形成干部培养的长效机制。

1、区教育教学督导中教师课程执行力较十二五期间有所提升

2、学校与教师研究成果在市、区级期刊发表

3、教师培训达标率100%

4、五年内至少培养两名教师升入高一层次管理岗位

教育科研

重视课题研究价值,实现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目标

1、树立以课题研究统领学校发展的意识,增强科研能力;

2、完善学校科研机制。

2016

1、做好顶层设计,制定规划;

2、完善学校科研制度;

3建立学校龙头课题,引领学校十三五发展。

1、做好学校“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

2、拟定龙头课题《灵性教育下的学校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1、打造灵性校园,需要课题研究的有效、有目的计划和实施;

2、形成一支研究型的教师队伍;

3、积极做好教育科研的成果推广,实现区域内的资源共享。

4、增强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研究能力;

5、以科研带动学校薄弱工作的提升。

 

2017-2019

1、开展龙头课题的研究工作,建立德育、课程、教师专业发展等多个领域的相关子课题研究;

2、采用外引内联的方式,聘请专家支持,加强课题的定期交流;加强与相关课题研究有关的学校进行区域合作,资源、成果共享。

3、通过理论、实践、反思等科研过程参与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和促进教师能力提升;

4、形成一批小项目的研究课题,从问题切入,鼓励青年教师进行小项目、小问题的研究;加大对青年教师的教育研究指导力;

5通过引领专家资源,加强薄弱学科的科研指导,改变英语学科和技艺类学科无研究课题的现状;

6、重视研究成果的推广工作,为教师提供市、区级平台。

1、争取学校龙头课题的区级立项

2、形成一支研究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3、每年至少有一至两个课题(项目)被列为区级课题

4、每年学校、教师成果多项在市、区级发表

5、至少有两门学科填补无区级规划课题的空白

建设一支“善学习、懂教学、会研究”的科研队伍,提炼一批核心课题成果,提升学校科研发展水平。

2020

1、做好龙头课题的地结题和推广工作,举办区级推广活动;2、梳理“十三五”期间课题成果,编制学校科研成果集;

3、以科研带动教育教学,提炼学校特色。

1、学校龙头课题的成果推广;

2编制学校十三五科研成果集;

3、学校科研成果在区科研成果评比中获奖;

4、十三五期间培养5名以上教师承担区级及以上课题,90%教师承担或参与课题的研究。

五、管理和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党组织要参与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建立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支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加强学校文化的内涵建设,改善校园生态。建立刚性与柔性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确保五年规划的各项任务圆满完成。严格按照学校章程办事,进行职能分配,厘清学校管理能级,使责权利相一致;实行干部问责制,以提高制度的执行力;进行组织设计,合理配置,加大干部梯队建设,做好干部储备,增强干部队伍的活力。

   (三)以教师团队合作发展,创设师生和谐成长的最优环境,将学校打造成一个共同体。创造学校人际环境,将教师专业成长作为关注焦点;骨干和资深老师将教师的成长视作一种责任。创设家校合作环境,在“合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扮演“沟通者”和“协调者”的角色,使学校与家庭问信息畅通,合作有效。创设专业成长环境,开展专业达标和绩效评估。创设课室教学环境,将自主性、实效性、互动性作为课堂教学环境标准,通过增加师生互动、扩大教学创造空间、整合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多元文化环境等方式,为师生共同成长创造条件。

(四)以灵性教育为引领,加强学校特色发展,打造灵性校园。形成战略思维,将教师专业发展作为主战略,以获得教师、学生、学校的“全体成功”;学校将系统战略作为辅助战略,最大限度地为学校获取资源,最大化地利用和开发资源,最优化地配置资源,并以特色发展为学校注入持久的动力;学校将组织战略作为辅助战略,将学校的组织系统改造作为提高学校管理效能的关键。

   (五)加强后勤保障。全心全意服务于师生,提高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以高品质服务实践,提高技术岗位的专业化水平;完善现代化技术系统,提高管理和教学效益;谋划好校舍的修缮和布局,使校舍专用教室和公共教学用房配置达到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合理配置人、财、物,促进学校发展和改善师生生活质量;加强学校软实力建设,合理利用资源,为学校特色发展助力。

   (六)建立规划达成评估机制。建立实施机制,成立学校规划制定小组,实行各行政部门分工负责。各部门结合各自职能,把规划的目标、任务和各项措施切实得到贯彻落实。完善评估制度,以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下发的《关于对嘉定区新成路小学学校办学水平综合督导的报告》、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下发的关于《嘉定区2015—2020年教育综合改革方案》为评价依据。规划实施一段时间后,围绕提出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工作措施开展实施评估,全面分析检查各项措施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加强监督检查,保障“校内督导制”的顺利运行,规划制定要广泛听取教职工意见,全体人员都要参与讨论、学习和修改,规划要提交职代会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职代会成员要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并根据各部门的落实情况和社会各界的反馈情况,实行表彰奖励和劝诫问责制度。规划实施过程中要延请管理专家作为规划实施过程和结果的外部审核。

嘉定区新成路小学

                                          20163


沪ICP备11021021号-4  |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15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