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师成长 助力专业提升 ——新成路小学开展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诊断

作者:新成路小学     更新时间:2020-12-11 08:58    


小学语文各年级全面使用统编教材已进入第二年,老师们实施得如何?统编教材的编写意图,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结构组成的单元,老师们领会得如何?是否在日常教学中贯彻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路,重视方法的指导,思维的训练,能力的提升?128日上午,学校邀请区教育学院小学教研室主任周雅芳,语文教研员张艳、胡炜烨和区内资深语文教学专家高金莲老师来校会诊对各年级语文老师进行一对一的教学诊断与指导。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镜头一起走进每位老师的课堂,去看看吧!

分镜头一

课堂展示

一年级组由赵青、徐婷老师分别执教《青蛙写诗》和《比尾巴》。一年级的课堂生动、活泼,充满童趣。两位老师都创设了极其有趣的学习情境,如赵老师在课堂中创设了小青蛙写诗,它的好朋友“蝌蚪”、“泡泡”珠”来帮忙的故事情境,在课堂中,或指导、或点拨、或解疑,将学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再如徐老师,创设了动物王国举行比尾巴大赛的情境,学生通过思考“小动物们在比什么”、“哪些小动物在比尾巴?”等问题,发现小动物尾巴的特点,体验阅读乐趣。两位老师用富有童趣的语言,串连起各个知识点,自然把孩子们带入语文课堂学习中,让一切都融合地刚刚好,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被充分调动起来。

image.pngimage.png 

专家点评

张艳老师对赵青老师和徐婷老师的课作出了充分的肯定。两位老师的课都生动有趣,且都能充分关注单元语文素养,结合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巧设情境,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指出,统编教材应该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习得,落实好识字、阅读、表达。例如:在《青蛙写诗》一课中,赵老师创设了小青蛙写诗的情境,可以让学生先听一听雨水的声音,“小青蛙为什么要写诗呢?”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就可以回答。在指导学生朗读后,可以让学生想象表达小青蛙的诗的内容,让学生在训练思维与表达的同时感受诗歌的有趣。

张老师还指出,教师应多关注知识的前后勾连,比如之前刚结束的拼音单元,就应在课文单元中持续复习和巩固。例如:在《比尾巴》一课中,在出示课题后,可以让学生先拼读课题,然后再齐读课题。在指导学习“竖提”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自己借助拼音拼读这个笔画,再指导笔顺。

image.png 

 

分镜头二

课堂展示

二年级组由王唯力、顾奕宏两位老师分别执教了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狐假虎威》、《狐狸分奶酪》两篇课文。

王唯力老师从单元人文主题“相处”切入,以“读”贯穿整堂课堂,如:细读第2-6自然段,抓住狐狸、老虎的动作“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一愣”等词语读出狐狸和老虎不同的语气,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去读课文,又在读中感受故事人物性格特点。此外,本堂课还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如在理解“窜”一词时,王老师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窜”的理解,再让学生思考课文中的“窜”能否换成“跑”,又接着追问此处的“窜”应该理解为“逃跑”还是“乱跑”,充分训练学生思维,让学生真正读懂、读透课文。

顾奕宏老师的课堂充分关注了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语文年段目标,字词教学尤为扎实。不同的词语,顾老师采用了不同的教法:“小哥儿俩”一词引导学生认识“俩”字的构成并拓展其他带有“俩”的词语;通过扮演的方式理解“拌嘴”;“笑了笑”一词看似简单,背后却蕴含了狐狸的心理活动,顾老师出示两个笑的表情,让学生判断狐狸脸上的表情和内心的真实表情,从而理解狐狸是假装亲切,假装热情……学生理解了课文重点字词,从而也就读懂了课文,读懂了故事中的人物。顾老师精准把握字词教学的背后,是其自身对课文的深入分析和准确理解,真实地诠释了那句——老师教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准备好一桶水。

image.pngimage.png

专家点评

胡炜烨老师积极肯定了两位青年教师的单元整体意识以及老师对课堂氛围调控——两堂课都赢得了学生的喜欢,是一堂有吸引力的课。接着,胡老师对两位老师的教案和课堂呈现各环节一一进行细致地分析和指导,手把手地教,让两位老师受益匪浅。同时,胡老师指出单元整体意识应该更深入,小到两篇课文板书的设计,大到单元语文要素都应该呈现出稳定性和延续性。对长篇课文的教学,胡老师提出要利用不同程度的整体感知让学生对课文有清楚的思路,化长为短,化散为整。

image.png 

分镜头三

课堂展示

三年级组范春峰老师和龙春霞老师分别执教《大自然的声音》和《读不完的的大书》。范老师关注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带领学生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在授课过程中,他关注学生,注重评价。龙老师从课题入手,紧抓问题“大书里有什么”、“为什么说大书里有无穷的奥秘和无尽的乐趣”这两个问题,带领学生品读文本,感受课文优美的语言。

image.pngimage.png

专家点评:

高金莲老师对两堂课做了详细的点评。她指出,在课堂上,教师还是应该关注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的参与度,思维的力度和单元之间的勾连度,做到这四个“度”,才是一堂真正高效的课堂。她也希望老师在以后的备课中,能多关注文本,研读教材教参,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让自己的课堂更精彩。

image.png

分镜头四

课堂展示

四年级组陈红霞老师执教《梅兰芳蓄须》,本篇课文为读课文。陈老师先介绍梅兰芳这个人物形象,让学生梅兰芳有一定的了解,再简介“旦角”,进而课文学习。借助表格梳理梅兰芳先生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方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的危险和困难,再说文章主要内容,感悟梅兰芳先生的民族大义和爱国精神。

五年级戴丽老师执教《四季之美》。戴老师先让学生交流“如果让你写四季,你会写哪些景物?”,指出本课作者笔下的四季景物与众不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通过问题“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作者认为每个季节什么时候最美?”,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然后通过边读文字,边展开想像,体会作者笔下的景物美在哪里。结合本单元的训练点:初步体会课文中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天空色彩的变化、雨夜一两只萤火虫飞行”的动态描写,体会天空和雨夜的动态美。此外,戴老师还让学生们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放慢节奏、声音柔和,用“读”的方式理解和感受春天的黎明和夏天的夜晚之美。

image.pngimage.png

专家点评

周雅芳老师对陈老师与班级同学之间高度的默契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周老师指出,在文本解读时,应该充分关注到语文素养。《梅兰芳蓄须》这篇课文是本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还是要在课堂上强调语文素养——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建议在课堂教学初始可以让学生自己梳理表格内容——什么情况,拒绝的办法,危险和困难,来凸显语文素养。

周雅芳老师表扬戴老师的教学有设计感,各环节层层推进,能充分关注单元语文素养,同时备了很多练习,训练学生的思维。同时周老师指出,统编教材应该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习得,所以在对课文的结构特点,以及学习方法的掌握上,应该让学生去发现和总结。在教学设计时,还可以抓住“最”字,理解其背后的含义,是作者在长期观察后,才选择了这些与众不同的四季之美,也让学生知道,动态美是经过观察才慢慢发现的。在第二课时的学习中,学习“秋天最美是黄昏”时,可以结合作者语言的特点:淡淡的语言中透着浓浓的感情。设计用一两句话写一片落叶,谁笔下的落叶最美?在谁的描写中也透着浓浓的感情?

image.png

本次学科诊断活动得到了区小学语文教研室的大力支持,各位专家都对我们孜孜不倦求上进的心态表示肯定,同时也对我们未来的发展寄予了期望,愿老师们都能在专家引领、自我驱动下,实现专业能力的提升。

 


沪ICP备11021021号-4  |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1501号